三天后,程明的燒終于退了。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進來,他睜開眼睛,感覺頭腦前所未有的清醒。房間里彌漫著草藥的清香,床頭柜上放著一碗還冒著熱氣的粥和一碟小菜。
程明坐起身,伸了個懶腰。除了喉嚨還有些干澀外,其他不適感都已消失。他端起粥碗,溫度剛好,不燙不涼,顯然是有人算準了他醒來的時間。
院子里傳來熟悉的腳步聲,輕快而有力。門被輕輕推開,林小滿端著一杯水走了進來。
"醒了?感覺怎么樣?"她看到程明坐著喝粥,眼睛一亮。
"好多了。"程明的聲音還有些沙啞,"謝謝你這幾天的照顧。"
林小滿擺擺手,遞給他水杯:"喝點蜂蜜水,對嗓子好。趙叔說今天你可以下床活動了,但不能太勞累。"
程明接過杯子,蜂蜜水的甜潤立刻緩解了喉嚨的不適。他注意到林小滿眼下的淡青色陰影:"你這幾天沒睡好?"
"還行。"林小滿不自在地別過臉,"就是...水培實驗有些進展,我熬夜記錄數(shù)據(jù)。"
程明盯著她看了幾秒,突然問道:"營養(yǎng)液測試結果怎么樣?"
林小滿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疲憊一掃而空:"成功了!新配方的植株比土培的長勢更好!我做了對比實驗,生長周期縮短了15%,而且維生素含量更高!"
她興奮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本子,翻開給程明看:"你看這些數(shù)據(jù)..."
程明湊過去,看到密密麻麻的數(shù)字和圖表,記錄著各種生長指標。雖然看不懂具體參數(shù),但那些上升的曲線和正向對比已經(jīng)足夠說明問題。
"太棒了!"程明由衷地贊嘆,"這意味著我們的想法是可行的!"
"我們的?"林小滿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詞,合上本子,直視程明的眼睛,"你是認真的?關于一起做水培蔬菜的事?"
程明愣了一下。發(fā)燒那晚的記憶有些模糊,但他確實提到過合作的想法。此刻,在清醒的狀態(tài)下,這個提議依然讓他感到興奮而非排斥。
"當然認真。"程明放下粥碗,聲音堅定起來,"你有技術,我有商業(yè)頭腦,我們可以打造一個高端蔬菜品牌。"
林小滿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但這意味著你要在青山村待更長時間...不止三個月。"
程明沉默了。這個問題他還沒仔細想過。母親規(guī)定的"改造期"是三個月,之后呢?回到城市繼續(xù)那種空虛的生活?
"我們可以先做起來,"他最終說道,"看看進展再決定。"
林小滿點點頭,似乎理解他的猶豫:"好。那今天你先休息,明天我們詳細討論計劃。"
她轉身要走,程明突然叫住她:"小滿...謝謝你照顧我。"
林小滿回頭笑了笑,陽光從她身后的窗戶灑進來,給她鍍上一層金邊:"不客氣,搭檔。"
這個稱呼讓程明心頭一暖。他忽然意識到,在青山村的這短短時間里,他已經(jīng)有了一個真正看得起他能力、而非他身份的"搭檔"——這在他的城市生活中是難以想象的。
第二天一早,程明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正在大棚里忙碌的林小滿。他帶來了一份連夜草擬的商業(yè)計劃書——寫在從村委會要來的信紙上,字跡潦草但內(nèi)容詳盡。
"我列了幾個關鍵點。"程明興奮地指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首先是市場定位,我們要主打高端有機健康概念,目標客戶是城市中高收入家庭..."
林小滿湊過來看,頭發(fā)輕輕擦過程明的臉頰,帶著陽光和青草的氣息。程明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
"等等,這個投資預算..."林小滿指著其中一頁數(shù)字,眉頭緊鎖,"初期就要十萬?我們哪來這么多錢?"
"這是最理想的情況。"程明解釋道,"實際上我們可以分階段投入。先用你現(xiàn)有的設備小規(guī)模試產(chǎn),等有了收益再擴大。"
林小滿搖搖頭:"即使這樣,初期至少也需要兩三萬。我所有的積蓄都投在現(xiàn)在的實驗上了,村里也不可能再撥款..."
程明咬了咬嘴唇。兩三萬對他來說不過是零花錢,但現(xiàn)在他的信用卡被母親停了,現(xiàn)金所剩無幾。他第一次為自己的"貧窮"感到焦慮。
"我有辦法。"一個洪亮的聲音從背后傳來。趙村長不知何時站在了大棚門口,手里拿著旱煙袋,"村里可以開個會,大家集資。"
"趙叔..."林小滿感動地看著村長。
"明明說得對,這是個好機會。"趙村長走進來,拍了拍程明的肩,"這幾天我一直在想,咱們村需要新路子。年輕人留不住,地越種越?jīng)]勁。要是你們這個水培菜真能成,說不定能帶活整個村子。"
程明沒想到村長這么支持,一時不知說什么好。
"不過,"趙村長話鋒一轉,"得有個正式協(xié)議。明明,你是城里人,遲早要回去的。這技術是小滿的心血,村里投了錢,得有個保障。"
程明立刻明白了村長的顧慮:"您說得對。我們可以簽正式合同,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我可以用技術入股的形式參與,不占資金股。"
趙村長滿意地點點頭:"讀書人就是明白事理。那今天下午開個村民代表會,你們準備一下。"
村長走后,林小滿擔憂地看著程明:"你真的想清楚了嗎?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程明迎上她的目光:"我從沒這么清楚過。"
下午的村民會議在村委會大院舉行。讓程明意外的是,幾乎全村的老少都來了,院子里坐得滿滿當當。他和林小滿站在前面,像被展覽的珍稀動物。
趙村長簡單介紹了水培蔬菜項目和集資計劃后,村民們開始七嘴八舌地提問。
"這東西真能比土里種的菜好?" "城里人會花大價錢買?" "要是賠了咋辦?"
程明一一作答,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解釋水培技術的優(yōu)勢和市場需求。林小滿則負責技術方面的說明,展示了實驗數(shù)據(jù)和樣品蔬菜。
"我投兩千!"賣辣椒的張嬸第一個舉手,"明明這孩子實誠,我信得過!"
"我投一千五。" "我們家三千!"
看著村民們踴躍的投資熱情,程明胸口涌起一股熱流。這些錢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多年的積蓄,卻因為信任而愿意拿出來冒險。
最終,當場籌集了四萬七千元,遠超預期。趙村長請來村會計當場起草協(xié)議,程明和林小滿作為項目負責人簽字按手印。
"青山綠水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合作社"就此正式成立。
會議結束后,程明和林小滿留下來整理資料。夕陽西下,院子里只剩下他們兩人。
"我們真的做到了..."林小滿看著協(xié)議上的紅手印,聲音有些顫抖。
程明點點頭,突然有種想擁抱她的沖動,但克制住了:"這只是開始。明天我們就著手擴建大棚,采購設備。"
"嗯!"林小滿重重點頭,眼睛在暮色中閃閃發(fā)亮,"我今晚就修改設計圖!"
兩人并肩走回住處,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交織在一起。
接下來的日子忙碌而充實。程明負責商業(yè)規(guī)劃和市場調(diào)研,林小滿負責技術實現(xiàn)和設備采購。他們租用了村邊一塊更大的地,擴建了兩個專業(yè)溫室大棚,訂購了必要的水培設備和原料。
程明第一次體驗到了真正的創(chuàng)業(yè)激情——不是為了證明什么,也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因為看到了一個想法正在變成現(xiàn)實。每天清晨,他都會迫不及待地起床,沖向工地或大棚,和林小滿討論當天的計劃。
一周后的傍晚,天空突然陰沉下來。程明正在臨時搭建的工棚里研究采購清單,林小滿急匆匆地跑進來。
"天氣預報說今晚有大暴雨!"她氣喘吁吁地說,"新大棚的防水還沒做完!"
程明立刻放下文件:"走!"
兩人飛奔到工地,幾個村民已經(jīng)在幫忙加固大棚。風越來越大,遠處雷聲隆隆。
"得把新到的設備搬進倉庫!"林小滿指著角落那堆包裝箱。
程明二話不說開始搬箱子。雨點開始砸下來,越來越大,越來越急。就在他們搬最后一箱時,一聲巨響,新大棚的一角被風掀開了!
"防水布!"林小滿大喊,"不然里面的設備全完了!"
程明環(huán)顧四周,看到一卷防水布放在不遠處。他沖過去扛起來,又找來梯子。
"你要干什么?"林小滿驚恐地看著他往棚頂爬。
"蓋住缺口!"程明在風雨中大喊,"給我遞工具!"
風雨中,梯子搖搖晃晃,程明幾次差點滑落。但他咬牙堅持,終于爬到了缺口處。林小滿在下面準確地遞上錘子、釘子和繩索,兩人配合默契,就像合作多年的搭檔。
"左邊一點!"林小滿指揮著,"對,就是那里!"
程明按照她的指示固定防水布,全身早已濕透,手也被劃了幾道口子,但他全然不顧。二十分鐘后,缺口終于被臨時修補好,設備得以保全。
當程明從梯子上下來時,林小滿一把拉住他往工棚跑。進了棚子,她立刻找來干毛巾扔給他。
"你瘋了嗎?"她責備道,聲音卻帶著顫抖,"萬一摔下來怎么辦?"
程明擦著頭發(fā),不以為意:"設備更重要。那可是全村人的血汗錢。"
林小滿愣了一下,突然笑了:"你知道嗎?你現(xiàn)在說話像個真正的村里人。"
程明也笑了,心中涌起一股奇異的自豪感。
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程明發(fā)現(xiàn)林小滿已經(jīng)先去了工地。他匆匆吃了早飯趕過去,看到她正和幾個村民檢查昨晚的損失。
"還好,問題不大。"林小滿看到他,眼睛一亮,"設備都安全,就是工期得推遲幾天。"
程明松了口氣:"那就好。對了,我昨晚想了想市場定位的事..."
他拿出筆記本,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分析:"我們應該直接瞄準省城的高端市場,跳過縣城這一級。我有...呃,我以前工作認識一些高端超市的采購,也許能聯(lián)系上。"
這其實是謊話——程氏集團旗下的連鎖超市就有高端生鮮部門,他完全可以牽線。但現(xiàn)在他還不想暴露身份。
林小滿皺眉:"太冒險了吧?省城競爭那么激烈,我們應該先從本地市場做起,穩(wěn)扎穩(wěn)打。"
"不,要打就打高端。"程明堅持,"我們的優(yōu)勢是技術和品質,不是價格。如果走普通市場,根本無法體現(xiàn)價值。"
兩人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林小滿氣得把扳手一扔:"你總是這樣!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是你太保守了!"程明也提高了聲音,"商業(yè)就是要敢想敢拼!"
周圍的村民面面相覷,悄悄退出了"戰(zhàn)場"。
林小滿深吸一口氣,突然問:"程明,你以前到底是做什么的?你的商業(yè)思維太專業(yè)了,不像普通上班族。"
程明心頭一緊:"我...我在市場部工作過,接觸過一些項目..."
林小滿明顯不信,但沒再追問:"算了。關于市場定位,我們再各自想想,明天再討論。"
她轉身去檢查設備,留下程明站在原地,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面,他為自己差點露餡而緊張;另一方面,他又為不能光明正大地運用自己的資源和知識而沮喪。
傍晚回住處時,兩人一路無言。經(jīng)過村口小賣部時,程明突然停下:"等我一下。"
他跑進小賣部,用最后一點現(xiàn)金買了一包林小滿常吃的冰糖和一本農(nóng)業(yè)科技雜志——他注意到她之前的那本已經(jīng)翻爛了。
"給。"他把東西塞給林小滿,"賠罪的。"
林小滿驚訝地接過,看到雜志封面時眼睛一亮:"這期有篇水培營養(yǎng)液的最新研究!你怎么知道我想看這個?"
程明聳聳肩,假裝隨意:"猜的。"
林小滿突然笑了,之前的隔閡似乎一掃而空:"謝謝。其實...你的市場策略有道理,我只是擔心風險太大。"
程明也軟化下來:"我理解。我們可以折中一下,先小批量試水省城市場,同時穩(wěn)住本地渠道。"
"成交!"林小滿伸出手。
程明握住她的手,兩人相視一笑。
回到住處,林小滿直接鉆進廚房。晚餐時,程明發(fā)現(xiàn)桌上多了幾道他喜歡的菜——雖然都是家常菜,但明顯是根據(jù)他的口味調(diào)整的。
"你怎么知道我喜歡吃這個?"程明指著那盤少放了辣椒的炒青菜。
林小滿低頭扒飯,輕描淡寫地說:"觀察。"
這個回答讓程明心頭一暖。他忽然意識到,在這個簡陋的農(nóng)家小院里,他感受到了比豪華公寓更多的...家的感覺。
飯后,兩人坐在院子里乘涼,各自忙著工作。林小滿研究那本新雜志,程明完善商業(yè)計劃書。偶爾交換意見或分享發(fā)現(xiàn),默契得像是多年的搭檔。
當程明翻到計劃書的財務預測部分時,他習慣性地用上了復雜的財務模型和術語。抬頭時,發(fā)現(xiàn)林小滿正若有所思地看著他。
"怎么了?"他問。
"沒什么。"林小滿搖搖頭,又低頭看雜志,但程明注意到她的眉頭還微微皺著。
夜深了,兩人各自回房。程明躺在床上,回想這一天的種種。創(chuàng)業(yè)的興奮、爭執(zhí)的激烈、和解的溫暖...這一切都如此真實而鮮活。
窗外,蟲鳴陣陣,月光如水。程明突然想到,三個月期限已經(jīng)過去了一半多。當初他數(shù)著日子盼結束,現(xiàn)在卻開始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
這個念頭讓他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