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三 弟子 有此舉,亦是李洱所愿。
……
李洱目光掃過元始與通天,轉(zhuǎn)向玄都,嘆息道:
“玄都,還不快謝過兩位師叔!”
無論如何,元始與通天對玄都的栽培,已大幅提升其前程。
這對八景宮而言,也是莫大的助力。
唯有益處,毫無弊端!
玄都的未來,必將超越前世老子之手,成就更加輝煌。
因此!
無論情理,李洱都無理由推辭。
玄都不明其中奧妙,但智慧非凡,深知此見面禮非同小可。
當(dāng)即深深一揖,恭敬說道:
“玄都多謝元始師叔,多謝通天師叔!”
目睹此景,元始與通天心中大石終于放下。
李洱的態(tài)度令他們安心。
這時,元始與通天對視一眼,欲言又止。
李洱淡然擺手制止:
“無需多言,這是你們的選擇,我自會尊重?!?/p>
片刻沉默后,李洱似下定決心,微笑開口:
“既然你們心意已決,今日我便在此大羅山上,為你們講解《道德經(jīng)》……”
“這是我最后一次講道?!?/p>
“能領(lǐng)悟多少,全憑各自機緣!”
“大哥!”
元始、通天驚愕不已。
彼此心念急轉(zhuǎn),思緒萬千。
“無需多言,且靜心聆聽!”
話畢,李洱心念微動,座下洪荒異獸板角青牛轉(zhuǎn)身邁步。
朝大羅山頂前行,每踏一步,身后紫氣愈加濃厚。
待到李洱穩(wěn)立山頂,紫氣彌漫三萬里,半邊天際為之遮蔽。
洪荒之中,無數(shù)生靈察覺八景宮方向傳來莫大機緣。
瞬息之間,眾人紛紛趕往八景宮。
恰似往昔圣賢齊聚紫霄宮的盛況。
同樣的是三尸分身證道,同樣有圣人 弟子 ,同樣由道門掌教主事。
這一幕,
宛如新舊交替,昭示著量劫降臨,李洱將取代昔日道祖,開創(chuàng)嶄新時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李洱終于啟口。
剎那間,道蘊星光漫溢而出,看似緩慢實則迅疾無比,在大羅山上空交織匯聚。
這些星光相互交融,最終凝成三個大字——
道德經(jīng)!
這一講道,便跨越千年。
大羅山!
這是李洱首次以圣人身份講道,言語間仿若花開四野,每一句都蘊含大道之意。
道德經(jīng)的每個字由他吐出時,便化作道韻,于大羅山中形成符文,以天地至理之勢直入眾生耳中。
此時此刻,不僅是洪荒生靈,連鎮(zhèn)元子、東王公、西王母等也齊聚于此聆聽。
他們?nèi)缃裾驹诶疃媲?,宛若學(xué)生。
幾個量劫前,他們還只是紫霄宮中的平等賓客,僅需對他行平輩之禮。
然而時移世易,如今雙方地位已完全顛倒。
不成圣,終為塵埃。
這道理無人不知。
即便鎮(zhèn)元子、東王母等人自知不足,也不敢踏入大羅山深處。
畢竟第一排座位專屬于元始與通天,他們心照不宣地將這些視為圣人專屬之地。
盡管同樣是準圣,但他們清楚自己與元始、通天之間,有著難以逾越的差距。
而在更遠的地方,無數(shù)洪荒生靈俯身跪拜,全力汲取這片刻機緣。
首陽山!
作為人族圣地,這里的族人屏氣凝神聆聽。
無論是否理解,他們都全力以赴地捕捉著每一分玄妙。
他們明白,這場機緣并非為人族而設(shè),只是巧合讓他們有幸參與其中。
有趣的是,人族雖天生體弱,根基淺薄,卻意外成為領(lǐng)悟《道德經(jīng)》最多的族群。
何故?
只因他們單純,未曾被洪荒眾生復(fù)雜的經(jīng)歷與思緒束縛。
正因弱小,正因天生具道體,他們的心境反而更為純凈,更能接近大道真意。
悟道至深,人族受其影響最大,紛紛脫凡成仙。
千年之間,人族實力突飛猛進,雖不算強,卻為弱小之人族留下傳承之基。
三千年如白駒過隙,李洱講道三千年,與鴻均紫霄宮講道無異。
紫府大羅山在此期間成為第九大奇觀,持續(xù)三千年,皆因李洱立道傳《道德經(jīng)》。
洪荒眾生視此地為道門圣地,講道終有盡頭,李洱講完《道德經(jīng)》后,功德之氣聚于大羅山上空。
李洱輕點,將其化作功德靈寶——金剛琢。
此寶看似普通,卻威力非凡,不遜于極品先天靈寶,有金剛不壞、攝取萬物之效。
天庭妖族、巫族雖未親至,但聽道效果相同。
此刻,帝俊太一等人靜默注視著大羅山。
這一結(jié)果,令女媧心中本如靜水般的平靜泛起漣漪,甚至滋生出些許慌亂。
“師兄立道,為何會牽連到人族氣運?”
女媧完全不清楚發(fā)生了什么,竟稀里糊涂地被人族一成氣運給取走了。
更讓她難以接受的是,當(dāng)初李洱主動相求時,她僅以一成人族氣運為條件,如今李洱通過紫府立道,卻讓她莫名損失了這一成氣運,當(dāng)日的承諾如今成了笑談。
區(qū)區(qū)一成人族氣運,李洱根本無需借助任何因果,就能讓人族心甘情愿奉獻。
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女媧按住隱隱作痛的心口,突然間滿心悔意涌上心頭:
“《道德經(jīng)》啊。”
那時她以為,憑借人族氣運能輕易獲得李洱的圣人因果。
萬萬沒想到,李洱的每一步都讓她追悔莫及。
若是早知如此,當(dāng)初無論如何她都不會向李洱索取這份因果。
不然的話,今日也不會陷入這般尷尬的境地。
殊不知,自上次離開紫霄宮后,她一直在反思這個問題。
先是有李洱拒絕設(shè)立人教之事;緊接著,李洱又斬出了第三尸。
隨后,李洱更是勢如破竹,領(lǐng)悟道藏經(jīng)典《道德經(jīng)》,成功立道,占據(jù)六成道門氣運,真正成為道門的掌教至尊,匯聚了道門的大勢。
在紫霄宮內(nèi),鴻均讓她設(shè)法促成李洱立教,她當(dāng)時以為這是強加于她的任務(wù)。
可現(xiàn)在看來,這或許是一種警示。
種種思緒涌上心頭,女媧望向八景宮的方向,眼中浮現(xiàn)出一抹懼意。
她害怕了!
人族突然自發(fā)信奉李洱,還悟出了《道德經(jīng)》的真諦,這絕非吉兆。
更何況,李洱至今未立人教,阻攔諸圣證道的因果,而這一切的根源正是她女娃。
若非她當(dāng)時索要因果,李洱早就設(shè)立了人教,哪里會有今日的諸多煩惱?
……
今日人族氣運衰減,女媧心中焦慮,甚至隱隱生出幾分畏懼。
即便身為圣人,地位尊崇,卻也并非人人平等。
面對李洱,縱使女媧是最先成就圣位的存在,仍需屈居其后。
原因無他,只因李洱以斬三尸之道證道,且為道門之首。
此刻,人族氣運的變化讓女媧更加不安,對李洱的敬畏也隨之加深。
這種難以掌控的局面,讓她追悔莫及,內(nèi)心籠罩著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