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母走后沒一會兒,兩個嫂子就過來了,明顯是徐母派來打聽消息的,斯羽確實沒有對任何一個畫像背后的真人產生興趣,因此只能再次表示,一切聽從父母意見,又生怕徐母領會錯了意見,著重強調了好幾遍要長得帥的。
然而,徐母的這一片苦心就要浪費了,很快宮中下旨,皇帝將斯羽賜婚給和郡王為正妻。
和郡王是皇帝的九弟,作為皇族子弟,不需要像常人那樣考取功名,多是以子嗣為重。但他從十六歲開始議親,如今二十有二,還是單身。
他之前訂過兩次親事,女方那邊都出了問題,第一次是女方接連守孝結果自己得風寒死了,第二次選了個武將出身的,結果騎馬的時候,因為身上的香粉引來了蜜蜂,馬被扎了就發(fā)狂,結果這人被摔到了地上,被馬踩死了。
于是和郡王就被傳是克妻,沒想到竟被皇帝拉來和斯羽湊成一對了。
兩位嫂子一聽,就極為不樂意,雖然她們不一定相信這些,但之前和郡王的事情傳的有鼻子有眼的,自家妹妹這段時間身體剛好,萬一再被沖撞了怎么辦?
徐母抱著斯羽也是嘆氣,生怕她和那晦氣王爺站在一起,要是有個不舒服的,自己可怎么辦?
斯羽和她們一樣,不十分信那些沖克之類的話,但也不是完全不信。如今最高統(tǒng)治階級已經(jīng)下達命令了,她們家也只能安心籌備了。
一時等徐尚書父子三人回來,斯羽就開始分配任務,徐尚書打聽皇帝怎么將自己和郡王湊在一起,徐母則帶著兩個嫂子打聽和郡王的后宅,兩個哥哥則幫忙打聽和郡王的人品癖好之類的……總之大家都有事干。
可能是和郡王克妻的名聲太響,和郡王的母親,也就是宮中陪著太后的淑太妃第二天就托人登門,想要提早將斯羽娶進門。
徐家當然不樂意,但是人家?guī)状稳纳祥T說,再有皇帝委婉的勸說,徐家終于說好明年三月份的日子。
日子一定,徐家只能加緊準備斯羽的出嫁事宜,原本斯羽的嫁妝是從小攢到大的,家里又想讓她低嫁美滿的過完這一生,因此嫁妝里的東西都是實惠的。如今換了成婚對象,嫁妝中撐場面的東西就不夠了,只得四處淘換。
斯羽的二哥甚至專門往南邊跑了一趟,緊趕慢趕在年底回來,帶回來一批珍珠珊瑚寶石之類的東西。
一直到過年,徐家的氣氛都不太好,緊張而焦灼,而宮中還時不時催促,徐母不敢怠慢,生怕讓郡王那邊不滿意,遷怒到自己女兒身上,后來還是皇帝出面說了幾句,宮中才消停了些。
斯羽原本對成婚沒什么感覺,但是看到和郡王和宮中的淑太妃不斷逼迫,就對這母子倆生起了憤怒之心,隨后兩人更是步步逼迫,斯羽的內心憤怒更甚,只是表面還是平靜的。
中途容音縣主也來了幾次,她也訂婚了,只不過家里還要留她兩年,看起來比斯羽悠閑不少。容音縣主同樣給斯羽帶來一些八卦消息,其中就有皇帝為什么會將她和和郡王湊在一起的原因。
原來辛茹安很受寵,但是位份太低,經(jīng)常受人欺辱,就想找個靠山。皇后不喜歡她,太后那邊因為她身份太低又看不上,她決定先和太后身邊的淑太妃打好關系來個曲線救國,淑太妃正為了自己的兒子發(fā)愁,辛茹安就拿斯羽作為投名狀,然后……斯羽就成了郡王妃。
斯羽謝過容音縣主之后,就開始在自己的商城里面找合適的東西,雖然那些惡作劇道具并不能直接置人死地,但搭配起來也有奇效。
斯羽選定了三樣東西,計算了一下金額,還好,在限購范圍內,放下心來,讓大哥二哥打聽跟和郡王有關的事情。
他們的打聽并沒有避著人,女方在成婚前打聽夫家的情況都是正常的,其他人家也沒有多想。
隨著消息越來越多,徐家更加沉默。
這和郡王并無什么本事,不過是皇帝登位之后看在是兄弟且對方并沒有上躥下跳的情況下給的恩寵。除此之外,和郡王自身也不是個潔身自好的人,后院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十幾個,其中更有一個是他的表妹,宮中淑太妃的遠房娘家人。雖然沒有側妃,但依著對那表妹的寵愛,估計等斯羽進門之后就會多一個側妃。
“這是什么事呀,我的斯羽怎么這么命苦?”徐母已經(jīng)抱著斯羽哭了好多次,她本來就是個柔順的性子,前幾十年的人生都是順順利利的,沒想到自己的女兒的日子卻這么坎坷。
兩個嫂子也是眼淚汪汪的,她們自嫁進來之后,甚至覺得婆家比娘家都還舒服些,沒想到小姑子卻要到別人家受挫磨。要是其他家也就罷了,徐家兩個兄弟自然能以理服人,如今嫁的卻是皇家,就連訴苦都沒辦法。
徐尚書也是長吁短嘆的,這樁婚事說起來是皇帝看中他,看重他家,實際上冷暖自知,他寧愿自己不被重視,只希望女兒能過得好些。如今卻也是木已成舟,只能讓皇帝更看重自己一點,讓那和郡王心有忌憚,免得女兒受到欺負。
斯羽的兩個哥哥都是滿臉頹喪,心中很是郁悶,他們見了郡王還要行禮,根本沒辦法為自己的妹妹撐腰。
斯羽心中已經(jīng)有了決斷,反而是其中最冷靜、最淡漠的那個,她根本不將那個和郡王放在心上,只是好好的勸著父母哥嫂,讓他們安心自己能把日子過好。
后面的日子里,徐母和兩個嫂子不斷的給她本就豐厚的嫁妝中添東西,徐母甚至恨不得連他們家的瓦片都不沾,斯羽簡直哭笑不得,但對于徐母的一片心意,她還是心領了。
一直到年底,隨著鞭炮聲響起,徐家人的臉上笑意逐漸增多,開始準備過年的東西。
隨著宮中淑太妃身體不適的消息傳來,徐家人臉上的笑意逐漸凝固了,斯羽有種直覺,這淑太妃又要鬧幺蛾子了。
果不其然,在皇帝封筆的前一天,徐尚書一直留到很晚才回家,面色慘白,看著斯羽臉上帶著羞愧和絕望。
“怎么啦?”徐母一直等著徐尚書回家吃團圓飯,看到徐尚書這副模樣,心中不由的生起了一個絕望的想法,顫著聲音問道。
“皇上說淑太妃身體不適,讓咱們家將婚事提前,為太妃沖喜,表示補償,咱們家斯羽可以用親王的儀仗成婚。”徐尚書的幾乎說不出來話。
當時他在書房站著,看著皇上滿臉愧疚說出這樣的話來,心中只覺得如刀割一般,可是他再怎么重要也不過是臣子,和郡王是皇上的兄弟,淑太妃是皇上的庶母。因此皇上即便愧疚,也命令徐家趕緊辦了這場婚禮。
屋子里一片悲切,自斯羽訂婚以來,徐母不知哭了多少場,如今眼睛都有些看不見了,斯羽不敢讓徐母再哭,連忙安慰道:“母親,早晚都是要嫁的,女兒如今提早嫁進去,也算是為他家做貢獻了,也算是女兒的一樁好事……”
好不容易將徐母哄好,一家人吃了團圓飯之后,斯羽對著徐尚書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父親,女兒嫁進去,那和郡王必定是要請封側妃的,女兒求父親攔上一攔,最多只需要一年,女兒保證不會再讓和郡王欺辱咱們家?!?/p>
徐尚書聽到女兒這么說,更是難掩悲痛,不過他還是點頭:“皇上如今對咱們家虧欠,這點子要求還是答應的,為父明日就進宮?!?/p>
第二天,徐尚書終于是帶著微笑回宮了,皇帝表示,和郡王三年之內不得請封側妃,并且已經(jīng)跟和郡王和淑太妃通氣了,徐母也終于露出了笑模樣、
因為過年和沖喜,斯羽的婚事辦的倉促,臨分別時,徐母抱著自己的女兒嚎啕大哭,周圍的人都勸不住,就連徐尚書都落了幾滴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