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你火了!"
周一早上,王浩興奮地跑過來,手里拿著一張校報。
校報的頭版標題赫然寫著:《三班學習小組創(chuàng)造成績奇跡》,下面還配了我們學習小組討論問題的照片。
"年級主任親自寫的報道。"王浩興奮地說道,"現(xiàn)在全校都知道我們學習小組了!"
我接過報紙看了看,文章詳細介紹了我們學習小組的成立過程和取得的成績,特別強調了我個人290分的提升幅度。
"看來我們要成為全校的焦點了。"我苦笑著搖頭。
果然,整個上午,不斷有其他班級的同學過來"參觀"我們班,甚至有幾個老師也來旁聽我們的課。
中午時分,年級主任王主任親自找到了我。
"顧明遠同學,能跟我聊聊你們學習小組的情況嗎?"
"當然可以,王主任。"
王主任把我?guī)У搅宿k公室,泡了一壺茶。
"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到要成立學習小組的?"王主任問道。
"因為我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我認真地回答,"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通過交流可以取長補短。"
"那你的學習方法具體是什么?"
我從包里拿出一份資料:"這是我整理的高考知識點分析表,總結了各科的重點和難點分布。"
王主任仔細看了看,眼中閃過驚喜:"這個總結得很全面?。”任覀兝蠋熣淼倪€要詳細。"
"因為我站在學生的角度,更了解同學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我解釋道。
"那你愿意把這套方法推廣到全年級嗎?"王主任問道。
我早就料到會有這個問題:"當然愿意,但是我有個條件。"
"什么條件?"
"我希望能夠自主選擇學習小組的成員,而且每個小組不超過15人。"
王主任思考了片刻:"為什么要限制人數(shù)?"
"因為人太多了就無法做到個性化指導。"我解釋道,"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種學習方式。"
"好,我同意你的條件。"王主任拍板道,"你準備怎么選擇成員?"
"考核。"我簡短地回答。
下午放學后,我在學校門口張貼了一張告示:
"學習小組招募新成員,報名條件:真心想提高成績,愿意接受嚴格訓練。報名時間:本周內。考核時間:周五下午。通過考核者方可加入。"
告示一貼出來,立刻圍滿了人。
"還要考核?顧明遠架子真大!"
"就是,不就是成績提高了一點嗎?"
"不過他的方法確實有效,我表弟就在他們學習小組,成績提高了60分。"
"那我也去試試。"
三天時間里,竟然有120多人報名,涵蓋了高三年級的所有班級。
周五下午,我在大禮堂組織考核。
"各位同學,感謝大家的信任。"我站在臺上說道,"但是我必須先說清楚,學習小組不是速成班,不是補習班,而是一個嚴格的訓練營。"
臺下議論紛紛。
"首先,考核內容是什么?"一個女同學舉手問道。
"三個部分:基礎知識測試,學習態(tài)度評估,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為什么想加入學習小組。"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我進行了嚴格的選拔?;A知識測試不難,主要考察學生的基本功。學習態(tài)度評估則是通過幾個小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
但最關鍵的是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你為什么想加入學習小組?"我問一個男同學。
"因為我想提高成績。"他回答。
"為什么想提高成績?"
"為了考上好大學。"
"為什么要考好大學?"
"為了找好工作。"
我搖了搖頭:"不夠,下一個。"
這個問題難倒了很多人。大部分同學的回答都很功利,缺乏內在動力。
直到一個叫做陳小雨的女孩站起來回答。
"我想加入學習小組,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成績。"她認真地說道,"我想證明給所有人看,我們普通學生也可以通過努力創(chuàng)造奇跡。我想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奮斗,一起成長。"
"很好!"我滿意地點頭,"你通過了。"
最終,我從120多人中選出了30個人,組成了兩個新的學習小組。
"恭喜通過考核的30位同學。"我宣布道,"從下周開始,我們將開始正式的訓練。但是我要提醒大家,這個過程會很辛苦,如果堅持不下去,隨時可以退出。"
"我們不怕辛苦!"陳小雨第一個表態(tài)。
"對,我們要創(chuàng)造奇跡!"其他同學也紛紛響應。
消息傳開后,整個年級都沸騰了。
"顧明遠太狂了,竟然從120多人中只選了30個!"
"那些沒被選上的同學不是很沒面子嗎?"
"不過你們看沒被選上的那些人,平時學習確實不太認真。"
"看來顧明遠選人還是有標準的。"
更讓人震驚的是,連隔壁重點高中的學生都想來參加考核。
周末,我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
"請問是顧明遠同學嗎?"
"是的,您是?"
"我是市一中的張主任。我們聽說了你們學習小組的情況,很感興趣。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到我們學校來開展這個項目?"
我愣了一下。市一中是全市最好的高中,他們竟然主動邀請我過去?
"很榮幸收到您的邀請,但我現(xiàn)在還在備戰(zhàn)高考,暫時沒有時間。"我婉拒道。
"那等你高考結束后,我們再詳細談談。"張主任說道。
掛斷電話后,我心中涌起一陣成就感。看來我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學校范圍。
但我知道,這還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zhàn)在于如何帶領更多的同學取得好成績。
周一的第一次聯(lián)合學習小組會議在體育館舉行。三個學習小組,45個人,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規(guī)模了。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們正式開啟高考沖刺模式。"我站在臺上宣布,"我們的目標是:全員上本科,90%上985、211!"
"全員上本科!"臺下響起震天的口號聲。
劉老師在臺下看著這一幕,眼中滿是欣慰。誰能想到,兩個多月前還是倒數(shù)第一的顧明遠,現(xiàn)在竟然能夠帶領這么多同學一起奮斗。
但也有人持懷疑態(tài)度。
"吹牛不上稅。"二班的班長冷笑道,"就憑這些人,還想90%上985、211?做夢吧!"
"走著瞧。"我心中暗想,"兩個月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奇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