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的雪,落得比往年更早。南書房的炭火燒得旺,
沈硯卻總覺得指尖發(fā)涼 —— 他已在南書房住了三個(gè)月,日日陪著康熙批閱奏折,
看著老皇帝的手越來越抖,連朱筆都快握不住了?!昂腙?,” 康熙放下奏折,
指著案上的密匣,“這里面是遺詔。朕百年后,你和十三叔一起拆,當(dāng)眾宣讀。
”沈硯躬身應(yīng)下,眼角卻瞥見密匣的鎖 —— 是子母鎖,需要兩把鑰匙才能打開。
康熙貼身藏著一把,
另一把…… 他忽然想起前日老皇帝讓他轉(zhuǎn)交十三爺?shù)?“梅花紋鑰匙”,
當(dāng)時(shí)只說是 “庫房的鑰匙”,此刻才明白用意。“四爺胤禛,性子剛,但心正。
” 康熙咳了兩聲,聲音低得像風(fēng)中殘燭,“他管戶部這些年,清了不少積弊,
是能守江山的人。只是他太孤,容易得罪人 —— 你往后多幫襯他,
別讓他走了先帝的老路。”先帝指的是順治,因剛愎自用,晚年頗多爭議。沈硯心里一凜,
知道這是托孤的核心:不僅要扶四爺上位,還要幫他穩(wěn)住朝局,調(diào)和矛盾?!皩O兒記下了。
”“還有紅樓的那些孩子。” 康熙忽然笑了,眼里浮出暖意,“黛玉那丫頭,
心思細(xì);寶釵通透;元春在后宮,能穩(wěn)住德妃一脈。你…… 護(hù)著她們些。別讓這宮里的血,
染了那些干凈人?!鄙虺幒眍^發(fā)緊,重重叩首:“孫兒萬死不辭。”他退出南書房時(shí),
雪正下得緊。青硯捧著件貂裘追上來:“小阿哥,剛從榮國府傳來的信,說老太太咳得厲害,
黛玉姑娘衣不解帶地守著,讓您別掛心。”沈硯接過貂裘,
指尖觸到衣襟里的硬紙 —— 是黛玉繡的 “平安符”,針腳歪歪扭扭,卻透著執(zhí)拗。
他忽然想起初見時(shí),她躲在賈母身后,怯生生攥著帕子的模樣,
如今已是能撐住榮國府后院的姑娘了?!白寴s國府的人放心,” 他把平安符塞進(jìn)袖中,
“就說‘京里的新米夠吃,太醫(yī)院的張?zhí)t(yī)已去給老太太瞧病’。”張?zhí)t(yī)是康熙親點(diǎn)的,
有他在,榮國府便穩(wěn)得住。這是他能給黛玉的,最實(shí)在的安穩(wěn)??砂藸旤h和十四爺,
顯然不想讓這安穩(wěn)延續(xù)。沈硯在南書房的第三十七天,
京里忽然傳開流言:“萬歲爺已擬好遺詔,要傳位給十四爺”。流言傳得極快,
連西城的小商販都在說:“聽說十四爺?shù)挠H兵已過了密云關(guān),就等京里動靜了”。
“是八爺黨放的風(fēng)?!?十三爺闖進(jìn)南書房時(shí),披風(fēng)上還沾著雪,“他們在城外的舊營,
藏了兩百私兵,領(lǐng)頭的是十四爺?shù)呐f部 —— 怕是想趁亂闖宮,搶遺詔!
”沈硯盯著案上的輿圖,指尖點(diǎn)在 “密云關(guān)”:“忠勇侯的人呢?”“忠勇侯說,
關(guān)口沒見親兵,倒是抓了幾個(gè)散播流言的‘貨郎’,
供出是八爺黨讓他們傳的 —— 密云關(guān)根本沒動!”沈硯忽然明白:這是聲東擊西。
八爺黨根本沒指望十四爺?shù)挠H兵能入關(guān),散播流言只是為了攪亂人心,
真正的殺招是 “搶遺詔”。“遺詔在南書房的密匣里,他們不敢闖。
” 沈硯指尖在 “宗人府” 三個(gè)字上頓住,“他們要搶的,
是‘假遺詔’—— 八爺黨定是仿了一份,想趁亂換掉真遺詔!
”宗人府是存放宗室文書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八爺黨曾在宗人府經(jīng)營多年,
定有舊人接應(yīng)?!拔胰プ谌烁?!” 十三爺抓起腰刀就往外走。“等等。
” 沈硯遞給他一張字條,“把這個(gè)帶給宗人府的老筆吏 —— 二十年前,他女兒病重,
是四爺讓人請的太醫(yī)?!比饲槭亲詈玫逆i。老筆吏見了字條,
果然在宗人府的偏院截住了換詔的人,當(dāng)場搜出仿造的遺詔,
上面赫然寫著 “傳位于皇八子胤禩”。人贓并獲的消息傳到八爺府時(shí),
胤禩正在給十四爺?shù)呐f部發(fā)密信 —— 信里說 “遺詔已換,三更時(shí)在東華門舉火為號”。
他捏著信紙的手忽然抖起來:“怎么會…… 宗人府的老筆吏,不是早就被我們收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