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間,天地昏暗。
而李洱亦有所覺,身周顯現(xiàn)出異象,散發(fā)無窮光輝。
……
此景自然被元始與通天察覺。
“師兄!”
“師兄莫非又有新感悟?”
“莫非此次斬三尸后,已觸三尸合一,以此證道,立地成圣?”
此刻,
洪荒大地雖一片黑暗,
但八景宮方向卻光芒萬丈。
確切地說,
這光芒源自李洱周身。
在《道德經(jīng)》完全融入他的存在后,李洱的氣息變得深邃無比,仿佛承載著天道的奧秘。
無數(shù)道紋在他周身交織、匯聚,最終演化成種種奇異景象。
偶爾釋放出的一絲氣息,便足以震撼萬物。
讓大羅山上的生靈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敬仰之心,仿佛冥冥中注定要向其頂禮膜拜。
大道無形,卻能讓所有生靈心生敬畏。
隨后,李洱身上無盡的光輝彌漫開來,從大羅山擴散至整個洪荒天地之間。
光芒流轉(zhuǎn)間,似乎在描繪某種難以言喻的圖景。
終于,李洱輕輕睜開雙眼,話語間帶著玄妙之意:
“我乃太上,悟得斬三尸之法,今日獲此大造化,明了《道德經(jīng)》的真諦,諸位可作見證。”
此刻,他的一言一行,都蘊含著天地至理。
天道氣息降臨,將八景宮籠罩其中……
無疑,隨著《道德經(jīng)》的問世,整個洪荒震動不已,甚至天地也為之黯然失色。
天道氣息隨之顯現(xiàn),仿佛在驗證這部經(jīng)典的價值。
洪荒大地之上,在經(jīng)歷漫長的黑夜后,忽然綻放出一道神光,正是來自八景宮的方向。
不久后,這光芒遍布整個洪荒大地。
八景宮的核心處,李洱周圍的道紋愈加凝實,所展現(xiàn)的道韻愈發(fā)清晰。
天地間漸漸恢復光明,然而八景宮的異象并未停止。
即便無意為之,李洱周身也顯現(xiàn)紫氣東來的宏大氣象。
遠眺八景宮,無論是普通生靈還是準圣強者,都無法忘記那照亮天地的浩大氣勢。
與其說是八景宮本身散發(fā)出無上威嚴,不如說是李洱個人修為,賦予了這片道場無與倫比的莊嚴。
太清無上,即是太上之道。
就在這一瞬間……
洪荒萬族心中皆生一念。
大羅山中,玄都洞天、八景宮,此地為無上仙域,道門圣地,稱玄都紫府。
然而洪荒生靈深感惋惜,僅能目睹太上老君著《道德經(jīng)》,卻難窺其奧義。
即便如此,眾人向道之心依舊不改。
“或許……”
“我們可拜于太上座下,聆聽教誨?”
“不錯,太清乃盤古元神三清之首,道門長兄,若得入門,豈非得良師庇佑?”
一時間,無數(shù)生靈萌生拜師之意。
……
八景宮內(nèi),李洱對此渾然不知。
此刻他只覺修為似有精進。
轟然一聲,磅礴氣息自他體內(nèi)爆發(fā)。
隨即,李洱雙目驟睜,神光縱橫,較之以往更顯強勢。
然而這異象轉(zhuǎn)瞬即逝,片刻歸于平靜。
須臾,李洱恢復如初,依舊是那超然世外的太上。
這一幕落在元始與通天眼中,二人驚呼:
“大哥,你又有所精進?”
“但觀你氣機,仍未登圣,難道……”
話音未落,元始與通天已然明了,面色隨之復雜。
世人皆知,在道祖鴻均講道前,洪荒極境為大羅金仙。
紫霄宮講道后,諸多先天強者悟道斬尸,踏入準圣之境。
通常而言,斬一尸即達準圣,此境界再修,可達準圣初期與中期。
斬二尸則為后期,至二尸極致,方謂準圣巔峰。
至于斬三尸……
那實際上已經(jīng)是證道成圣的途徑,因此李洱在斬出三尸之后,便已踏入亞圣之境。
依照常理而言,
接下來李洱應(yīng)當將三尸徹底證道,成就圣人之尊。
這意味著——
一旦修為達到李洱的地步,便很難再有所提升。
即便創(chuàng)出了《道德經(jīng)》這樣的道門經(jīng)典,也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讓修為有顯著增長。
然而,李洱依舊取得了新的突破。
這是為何?
答案在于氣運……
……
元始與通天畢竟是盤古元神的一部分,絕非凡人。
他們明白——
李洱此次撰寫《道德經(jīng)》,雖未得到天道直接認可,既無功德顯現(xiàn),也沒立刻成圣,
但實際上增強了他兄長的道門氣運。
氣運究竟是什么?
它是命運的一種體現(xiàn),玄妙無比。
每一個洪荒生靈自出生起,便擁有各自的氣運,或多或少,各有差異。
氣運無形無質(zhì),
但它強大時,能帶來深厚的福緣,受到天道青睞;若弱小,則多遭劫難;
完全喪失時,便會身死道滅。
“恭賀兄長氣運大增,從此掌控太上之勢!”
“恭賀兄長,執(zhí)掌我道門大運,道祖曾言兄長當為玄門之首,如今果然如此。”
元始與通天對李洱既欽佩又復雜。
欽佩在于他是自己的兄長;
復雜是因為李洱的道門氣運增強,他們的氣運必然相對削弱。
其實還有些事情他們不知道,但李洱卻清楚得很。
氣運遠比他們想得復雜,所謂強弱、福禍,不過是表面現(xiàn)象。
到達圣人境界后,氣運的重要性才真正顯現(xiàn)。
圣人不死,大道不止。
他們寧愿承受惡名,也要爭奪氣運……
因為到了那個層次,氣運能化作大勢。
掌控大勢者,可獲得無上的力量。
在李洱前世的洪荒小說里,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
圣人之下,盡皆螻蟻。
此言雖顯俗套,但對圣人而言卻極為貼切。
圣人為何超凡脫俗?不為圣者只能如螻蟻般渺小。
這源于圣人掌控著天地大勢,一言既出,天地響應(yīng)。
更有無上的天道之力護佑,這是圣人與準圣之間最根本的區(qū)別。
為何天道六圣中,除女媧外,其他五圣皆因創(chuàng)立教派而登圣位?因為創(chuàng)立教派即可獲得教派氣運,進而形成龐大的教派之勢。
這也是三教爭斗如此激烈的原因。
若此事無關(guān)緊要,也不會讓太上、元始、通天之間的兄弟情誼最終破裂。
而女媧并未創(chuàng)立教派,但她握有人族氣運,人族將是未來洪荒的主角,掌控著人族的大勢,所以她無需創(chuàng)立教派。
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
掌握人族大勢,女媧便能與諸圣抗衡。
畢竟天道六圣中,三清同源,西方二圣亦是一體,唯有女媧 弟子 無援。
若非有人族大勢支撐,她在圣人中早已失去地位。
由此可見,李洱提到的人族機緣,女媧為何不愿輕易放棄氣運就顯而易見了。
即便是道祖鴻均,在斬三尸證道后,同樣創(chuàng)立道門一脈,掌控道門大勢。
氣運大勢才是圣人的核心所在。
高高在上,一言九鼎,全在于此。